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儿童的第二监护人是什么?

2022-11-02 来源:哗拓教育

儿童的第二监护人可以是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或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组织。监护人的职责包括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被监护人的权益,不得处分被监护人财产。如果监护人无法履行职责,相关部门应安排临时生活照料措施。父母不履行监护职责时,其他法定监护人可以申请法院撤销父母的监护职责,并要求支付抚养费。

法律分析

一、儿童的第二监护人有哪些人?

儿童的第二监护人有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生效)

第二十七条【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二、监护人的职责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生效)

第三十四条【监护人的职责与权利及临时生活照料措施】监护人的职责是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等。

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职责产生的权利,受法律保护。

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因发生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监护人暂时无法履行监护职责,被监护人的生活处于无人照料状态的,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应当为被监护人安排必要的临时生活照料措施。

第三十五条【监护人履行职责的原则与要求】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监护人除为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

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在作出与被监护人利益有关的决定时,应当根据被监护人的年龄和智力状况,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

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应当最大程度地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保障并协助被监护人实施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对被监护人有能力独立处理的事务,监护人不得干涉。

正常情况下,法律中规定的第二监护人没有权利跟父母去争夺监护权的,而且,父母不履行监护义务的行为也是违法的,在父母不履行监护职责的情况下,即便其他法定监护人申请法院撤销了父母的监护职责,父母也得按时支付抚养费。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未成年人的第二监护人可以是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或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组织。监护人的职责包括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其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及其他合法权益。监护人应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职责,尊重其真实意愿。在父母不履行监护职责的情况下,其他法定监护人申请法院撤销监护职责,父母仍需按时支付抚养费。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六章 政府保护 第九十六条 民政部门承担临时监护或者长期监护职责的,财政、教育、卫生健康、公安等部门应当根据各自职责予以配合。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民政部门应当根据需要设立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儿童福利机构,负责收留、抚养由民政部门监护的未成年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二章 家庭保护 第二十三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及时将委托照护情况书面告知未成年人所在学校、幼儿园和实际居住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加强和未成年人所在学校、幼儿园的沟通;与未成年人、被委托人至少每周联系和交流一次,了解未成年人的生活、学习、心理等情况,并给予未成年人亲情关爱。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接到被委托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学校、幼儿园等关于未成年人心理、行为异常的通知后,应当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二章 家庭保护 第二十二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因外出务工等原因在一定期限内不能完全履行监护职责的,应当委托具有照护能力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代为照护;无正当理由的,不得委托他人代为照护。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在确定被委托人时,应当综合考虑其道德品质、家庭状况、身心健康状况、与未成年人生活情感上的联系等情况,并听取有表达意愿能力未成年人的意见。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作为被委托人:

(一)曾实施性侵害、虐待、遗弃、拐卖、暴力伤害等违法犯罪行为;

(二)有吸毒、酗酒、赌博等恶习;

(三)曾拒不履行或者长期怠于履行监护、照护职责;

(四)其他不适宜担任被委托人的情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