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多付工程款的可能涉及的罪名有哪些?

2021-01-18 来源:哗拓教育

多付工程款涉嫌玩忽职守罪,责任人按规定承担刑事责任。玩忽职守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认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对于这种情况首先收款方应积极退回多付的工程款;如果现金已经被其他情况专用,就应该再增加一些工程。【法律依据:】《刑法》第397条【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工程质量不达标扣除工程款的多少?

法律分析:收到的工程款中扣除了一部分罚款就应该本着收支两条线的原则记账。 通常情况下,账务处理如下:总包工程在支付工程款项时,借记工程施工,贷记银行存款等;对工程质量的罚款可以作为工程施工成本的减项,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工程施工。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第八条 行政处罚的种类:(一)警告;(二)罚款;(三)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四)责令停产停业;(五)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六)行政拘留;(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工程款被扣,帮别的班组工作不给本该得到的工程款

实践中存在以各种理由拒不支付工程款的,如何处理呢? 1、以质量或工期延误为由拒不支付。 应对办法:关于质量和工期延误问题,法律均有明确规定。例如:擅自使用不得就质量问题主张权利,未支付进度款工期顺延等。施工方应当区分质量或工期延误产生的原因,依法确定责任方,进而依法主张权利。 2、以存在变更或增项为由拒不支付。 应对办法:关于上述问题,法律亦有明确规定:“增项款应与进度款同时支付”。施工方应当认真研读合同、认真整理和收集证据、找到法律依据。 3、以施工方中途撤场为由拒不支付。 施工方中途撤场通常是因为发包方违约或者第三方原因导致合同目的不能实现。施工人在主张工程款时,一定要重视证据的收集,保留撤场不是施工方原因造成的证据,保留已完成工程量的证据。如果证据不完整可以在专业律师的帮助下收集证据。

你好。抵工程款的房子

抵工程款的房子是可以买的,但是容易产生纠纷。抵工程款的房子是指开发商无资金支付工程款,就拿房屋抵作工程价款来给建筑方,建筑方通过与开发商签订工抵房合同并办理房屋产权证来获得房屋物权。工抵房也是由出让地建设的房屋,可以办理房产证,可以自由买卖。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六十一条 以出让或者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应当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申请登记,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核实,由同级人民政府颁发土地使用权证书。在依法取得的房地产开发用地上建成房屋的,应当凭土地使用权证书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产管理部门申请登记,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产管理部门核实并颁发房屋所有权证书。房地产转让或者变更时,应当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产管理部门申请房产变更登记,并凭变更后的房屋所有权证书向同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申请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经同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核实,由同级人民政府更换或者更改土地使用权证书。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办理。

工程款欠债方面的问题?

解决工程欠款纠纷的办法有:1、双方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有达成仲裁协议的,在发生欠款纠纷后,应当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没有仲裁协议的,不可以申请仲裁;2、没有仲裁协议,只能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人民法院作出判决,法院在审理后,应当判决发包人按照约定支付工程款。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三条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没有合同的工程款拖欠?

无合同拖欠工程款纠纷的解决方式是:有约定的按约定处理;没有约定的,协议优先;协商不成的可以申请调解或向法院起诉;当事人有签订仲裁协议或仲裁条款的,可以申请仲裁机构进行仲裁。法律其他规定。法律依据:《民法典》第四百七十条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下列条款:(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二)标的;(三)数量;(四)质量;(五)价款或者报酬;(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七)违约责任;(八)解决争议的方法。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当事人起诉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纠纷,适宜调解的,先行调解,但当事人拒绝调解的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二条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 该内容由 郑新兵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