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只会学习”行不通了,清华56%新生不是纯高考,人才标准已变

2024-10-04 来源:哗拓教育

从清华大学每年的招生数据来看,一些家长终于意识到了一个现实问题,那就是只会埋头学习的孩子似乎正在被慢慢抛弃。这些家长逐渐明白,传统的应试教育可能不再是通往名校的唯一途径。

高等学府对人才的标准已经在悄然转变,越来越重视综合素质和多元化能力。以2024年的新生数据为例,今年清华大学总共录取了3500多人,其中通过纯高考赛道进入的学生只占44%,不到一半。

许多人开始思考,清华大学现在所青睐的学生到底具备哪些优势?

“只会学习”行不通了!清华56%新生不是纯高考,人才标准已变

民间流传着一句话:“清华的本科永远比清华的硕士甚至博士都值钱。”这句话的背后反映了一个简单的道理:物以稀为贵。今年,清华大学的硕士录取人数接近1万人,而本科生无论如何扩招,也只有3500多人。

这些本科生都是全国范围内优中选优的结果,但与家长们的想象有所不同。如今,仅靠高分数就想进入清华的时代已经过去。清华大学的录取标准发生了变化,超过一半以上的学生并非通过纯高考的途径进入。

所谓纯高考途径,就是单纯依靠高考分数进行择优录取,分数越高越好。然而,清华大学现在不再青睐单纯依靠高考成绩的学生。相反,清华更倾向于选择那些通过多种途径为自己增加额外分数,或者通过保送等计划被录取的学生。

今年,清华大学录取的学生中,纯高考途径的学生,即普通批和提前批的学生,只有1549人。这个数字在全国高考学生中所占比例微乎其微,简直是凤毛麟角。这意味着,单靠学习成绩想要脱颖而出的难度极大。

除了纯高考途径外,清华大学的录取中,强基计划占比第二,约有900多人,占总人数的26%。强基计划相对来说是普通学生进入名校的另一条重要途径,结合高考分数和计划内成绩进行择优录取,增加了被录取的把握。

国家专项计划也是一个进入清华的途径,今年有160人通过该计划录取,占新生总数的约5%。自强计划,即高校专项计划,共录取了278人。

关于保送生,数量与大家的想象有所不同,仅占4%的名额,共有132名考生。通过竞赛加入的有103人。这些多元化的录取途径显示了清华大学在选拔学生时的多样化标准,也为考生提供了多种进入名校的机会。

这也从侧面说明,想通过竞赛进入清华并不适合普通学生。除了家庭财力,智商也是关键。竞赛选拔的是顶尖人才,比如每年那些数学、物理奇才,他们可以通过竞赛脱颖而出。对于普通学生来说,投入过多精力在竞赛上可能反而是浪费。

此外,还有一小部分外语保送生没有特别标明。高水平运动员今年录取了26人。令人意外的是,清华美院今年招收了225人,这个数量相对较多。有人质疑,作为高等学府的清华是否需要这么多艺术类考生。

因为大家普遍认为清华应该培养更多实用学科的人才。不应忘记,清华美院的前身是独立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即便不隶属于清华大学,每年也有固定招生名额。而且清华北大的艺术生文化课要求都超过一本线,不可轻视。

还有数学领军计划、数学英才班、物理卓越计划、飞行员等项目,总共招收了190多人和40人。所有这些途径加起来,清华今年的录取人数才达到了3500多人。

清华大学本科扩招有限,而硕博阶段却招收大量学生,让一些家长感到困惑

尤其是看到硕博阶段接近1万人的录取数量,而本科生却没有显著增加。这种情况实际上与清华的研究型院校定位有关。清华重视高水平学历阶段的人才培养,因此在硕博阶段扩招是有其道理的。

清华大学每年的经费投入在全国高校中居于首位,财力雄厚。这些资金不仅用于本科生教育,更主要是支持硕博阶段的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因此虽然本科生数量不多,但其培养质量和资源投入都是极高的。纯高考进入清华的难度逐年增加,加上其他途径的竞争,使得本科生的录取尤为珍贵。

清华大学通过这种方式,确保在各个学术阶段都能培养出高端人才,维持其作为顶尖研究型院校的声誉和地位。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Top